年齡不再是阻礙!翻轉職場,創造中高齡員工的黃金年代

「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是健康,最值得珍惜的是智慧。」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永恆的真理。隨著台灣社會步入高齡化,如何善用中高齡勞動力成為企業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今天灣哥將與大家分享如何在職場中為中高齡員工創造更友善的環境,讓這些資深人才發揮最大的價值。

中高齡就業

擁抱變化,從提升工作環境開始

根據TVBS的報導,台灣社會正快速邁向超高齡化,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已佔總人口的20%。對於很多傳統產業而言,年輕人的缺乏已成為常態。黃有清,這位在科技工業公司任職17年的資深員工,今年已47歲。他每天的工作內容是反覆地鏟花,這個動作長期對腰部造成了極大的負擔。然而,透過適當的工作臺高度調整和輔助工具的引進,這些中高齡勞工的工作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

「一整天在那邊最不舒服,對腰啊,因為如果那工作臺高度,沒辦法用到一個適當的高度啊,那我們要長期如果彎腰啊,因為鏟花要長期彎著腰去做,要調整到適當的高度。」黃有清表示。通過這些改變,他們的工作不僅變得更加輕鬆,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科技助力,提升工作效率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許多企業也在積極引進數位化工具來減輕員工的負擔。例如,科技工業重機一股股長彭文聰分享,舊式的指針式測量儀器已經被數位電子深度卡尺所取代。「早期的話它屬於指針式的,比較容易造成說作業者的一個判讀,因在量測上的話有指針的角度啊,以及一些顯示的問題,比較容易會有誤判,然後精準度的話因為這個是機密機械,它精準度就會有一些誤差的話,會造成後續的一些問題發生。」新的數位工具不僅提高了精準度,也減少了員工的眼睛疲勞。

在這家公司中,150名員工的平均年齡為41歲。這樣的年齡結構意味著大部分員工都是資深員工,且年輕人往往不願意進入這些傳統產業。彭文聰表示,年輕人更傾向於短期投入並獲得快速成果,但傳統產業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投入,這種差異使得招募新血變得更加困難。

創新與傳統並進,打造友善職場

面對這樣的挑戰,不少企業選擇在生產線自動化和工作環境優化上下功夫。國產汽車工廠花了一年的時間將部分產線自動化,讓員工們的工作更加迅速且省力。林煥彩,一位在汽車工廠工作了34年的員工,回憶起過去的工作經歷:「我18歲就進來公司,然後現在已經過了34年,然後我以前進來的時候,那個都是以人工搬運,現在改為那個自動化,之前人工搬運的時候,這個手腳,幾乎肩膀都會受傷。」

除了自動化外,汽車工廠還針對工作流程進行了優化,減少了員工的身體負擔和潛在的工作風險。許慧龍分享他們如何改進塑膠切割工作:「那個塑膠有118公斤,那大概需要三個人去搬運,然後我們就照這個格式,這樣子去切割,很容易就使用去切割,手也不容易造成割傷。」這些改進措施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保障了員工的安全。

政府支持,政策助力

除了企業的努力,政府也在積極推動相關政策來支持中高齡勞動力的就業。嘉義就業中心主任李奇玟表示,根據統計,台灣中高齡的勞動人口逐年增加,勞動部在109年訂定了中高齡專法,致力於協助中高齡的就業和企業聘僱的意願。這些政策的推動,無疑為中高齡勞動力的活化注入了強心針。

企業文化,家的概念

汽車工業副總強調:「自己的公司當作一個家,那我們也希望所有的同仁把這個公司當作一個家庭來看,那家庭裡面當然要去考慮不同年齡層,它的一個不同的需要,20年前就已經開始建立我們的幼兒園了,那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那這些事實上都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思考,那基本的概念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大家的家庭,那方法都是大家一起想的,那我們就想怎麼樣去照顧家庭裡面,每一個年齡層的一個需求。」

這種以家庭為概念的企業文化,不僅讓員工感受到公司的關懷,還提升了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留任率。然而,留任率高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一些業者發現,銀髮族員工的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因此如何平衡這些成本與公司發展成為一大考驗。

年齡不再是阻礙,翻轉職場從現在開始

總結來說,企業在面對大缺工時代,應該積極採取措施來留住中高齡勞動力,並創造友善的工作環境。從工作環境的提升到科技工具的引進,從政府政策的支持到企業文化的變革,這些都是翻轉職場的重要步驟。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一個年齡不再是阻礙的職場,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在這裡發揮最大的價值。